星夜驰援,华夏青年突击队再吹集结号
17日凌晨,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响起,刚和衣躺下的胡德慧立即起身:“情况紧急,需要你院组织二十名左右志愿者即刻前往支援,接你们的车已经在路上了,请做好准备。”挂掉电话,胡德慧立马向办公室工作人员周琦佳传达命令,“好的,胡院,同志们都是随时待命的状态,我立马通知大家集合。”
10分钟后,贵阳华夏不孕不育医院的大厅响起了洪亮的报数声:“1、2、3、4......21,集合完毕!”
“同志们,此次任务极为艰巨,你们将会被派往隔离点,我希望你们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要做好自己的安全防护,一定要平安归来,我在医院等着大家凯旋!”已经64岁的胡德慧院长自疫情发生以来一直驻扎在医院,“我是一院之长,特殊时期,我必然是要跟大家在一起的,有我在,大家更安心。”
此次抗疫行动已是贵阳华夏不孕不育医院第16次集结,疫情不结束,我们的“集结号”号角还会吹响。
星夜出击,战疫一线不“缺席”
“起床了!准备集合了。”“6点出发,你们抓紧点动作。”……
凌晨5点,孙缅怀又开启了自己的叫醒服务。自奔赴战场的那天起,59岁的孙缅怀就有了新身份,她是青年突击队第一组组长也是组员的“孙妈妈”。
她所带的队伍由10人组成,队中唯一的男同志朱承勇果敢决断兼任小队的“领队助手”,30岁的黎敏是队伍里的知心大姐,其余的7人皆是“95后”。
起初带着这样的队伍上“疫”线,孙缅怀也有过顾虑,“他们都还小,他们行不行?”
但是后来的核酸检测现场,这群“95”后用自己的实力打消了她的顾虑。
“他们做得很棒!我记得当时点位上来了一位80多岁的阿兹海默症老人,这是我们第一次遇到,无论怎么指示老人家她都不肯配合。”
“后来,艳琴站出来了。”孙缅怀回忆道,“当时艳琴就像哄小孩子一样,哄着老人‘张张嘴,我们给你吃糖糖,看看你的牙牙有没有虫虫,不痛的。’老人就乖乖地配合我们做完了核酸检测。”
核酸检测结束后,孙缅怀问到谭艳琴,“为什么会想出这个办法?”
“因为我觉得每个老人都是小孩子,我就是把他们当孩子一样的哄就好了。”谭艳琴说道。
就是这样一支队伍,每个人都在自己的领域闪闪发光。忙得像个小蜜蜂的赵钰敏积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,嘴里还不停说着,“我跑的多,但是效率也会很快。”;温柔的谭艳琴遇到80多岁阿兹海默症老人,总像哄小孩一样哄她;机敏聪慧的龙倩总是第一时间给同伴递去凳子;黄星星、潘家敏、田燕、耿倩倩站在一线,也在为相同的坚守而努力。
队伍里,大家都在拼,不想在这场战“疫”里缺席。
倾情奉献,为隔离者安“家”
“大家抓紧睡一下,养好精神准备战斗。”17日凌晨四点半,吴灿在工作群里发了这样一段话。
吴灿是此次的青年突击队二组组长,他带领的五位医护人员赶赴的战场是“丽呈别院欢悦酒店”,在这里等待他们的是来自花果园的一批隔离人员。
时间回拨到18号早上,何国仙直言那是一个忙得脚不沾地的一天。“消毒、培训、安排、接待……大家那天都顾不上休息。”
最令她记忆犹新的是,那天来了很多家庭,其中有11个小孩。陌生的环境可能不适应,下车小孩子就哭成一片。
“都是当妈的,肯定难受。”何国仙饶有感触地说。
记起出发前,医院给自己分发的小零食,一直没舍得吃。为了安抚小孩子,何国仙首先提出拿出自己省下的物资分给有孩子的家庭。“我这边有些舍不得吃的小零食,吴主任可以麻烦你们帮忙带进去给那些有小孩子的家庭吗?”
“主任,我这里也还有一些零食。”
“我这里也可以分给他们。”
“好。大人可以忍,小孩不能忍。我们集合一下各自的,统一分配。”吴灿说道。
不一会儿,一袋袋装着水果、巧克力、蛋黄派等小零食的礼包就被派送进每个酒店房间。
小小的善意,完成了一场爱的接力。
“谢谢漂亮阿姨。”听见群里传来的稚嫩孩童声,何国仙开心地笑了。
24日,在送走酒店的最后一批隔离人员时。隔着窗户玻璃,何国仙和她的队友们也在悄然感受着一场爱的传递。
“一对双胞胎小孩子给我们敬礼,很多小孩子挥手对我们呼喊:‘谢谢你们,你们要保护好自己。’‘谢谢叔叔阿姨,你们辛苦了。’……那一刻,觉得辛苦跟付出都是值得的。”何国仙激动地说道。
荧荧星火,汇成了温暖星河。总有一场爱,为你而来。
真情关爱,隔离病毒不隔心
“我们一定要守好自己的这根线,要规范地去做好每一项工作。”工作中,廖国洁会反复叮嘱自己的队员,要求“定人、定位、定责”,每个操作、每个细节都严格执行疫情防控标准,不留下任何漏洞。
廖国洁带领的青年突击队三组,来到的是汉庭隔离酒店,这里住着的是进行集中隔离的医护人员和工作人员。
作为领队,从入驻的第一天起,廖国洁就需要每天24小时坚守岗位,事事想在前。
“我们要守得住底线,才能杜绝任何出现感染的机会。””面对这些战疫英雄,我们要拿出百分百的信心,一定要保证他们舒适的安全的度过隔离期。”……她的每一句叮嘱,都落在队员心中。这支由b超医生、放射科医生和两个护士组成的队伍干起事来没有丝毫迟疑。
“我们建个群吧!大家可以通过云上交流缓解一下情绪。”说时迟那时快,一个名为“汉庭酒店我们的战疫英雄”群很快便建立起来。
白天他们是核酸检测员、是快递员、是保洁员。晚上,她们齐齐化身为“群主”。
“你昨天的头痛还好吗?““昨晚上大家休息好吗?今天我们有好吃的早餐供应哦~”每天无时无刻,他们都活跃在群里,尽力解答着每个人的问题。
“隔离酒店采取全封闭管理,隔离人员往往会承受相当大的心理压力,为隔离人员提供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显得尤为重要。”廖国洁说,及时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,尽力解决隔离人员的各类需求,才能当好隔离人员的“贴心人”。
“今天状态怎么样?晚上我上去看看你。”正在拨打电话的是李慧平,作为一名b超医生,她总是会抽空一对一与怀孕的隔离人员进行及时沟通。
“孕妇的心情起落很大,需要我们给予足够的关注。”李惠平说,
谈起到这里的第一天,廖国洁直言,当时说得最多的就是“有事找我们。”
而后来的每一天,她们都用行动践行着这句话。
责任上肩,冲锋在前。给予他人温暖,亦能收获力量。虽然这些抗疫故事发生地点不同,但热忱的志愿服务精神一直在接力,每一天都在身边持续上演。
本文由「
贵州文旅在线 」 原创或整理后发布,欢迎分享和转发。
原文地址:
https://www.gzwlzx.net/p/4306.html 发布于
2022年9月27日